晚上9点钟,部队在瓢泼大雨中开始了行军。四周一片漆黑配资行业查询,湿滑的道路似乎被油层覆盖,队列中不时传来“噗通”和“啪唧”的甚至摔倒的声音,几乎每个人都摔了几次跤,狼狈不堪。
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急行,雨终于停了。穿透夜色,曾保堂隐约看到半空中一闪一闪的明光,俘虏们低声告诉他,那是遵义城的灯光,是从城门的哨楼上射出来的,显得格外神秘而遥远。
曾保堂掌握着俘虏军官,假装成退出的“九响团”向南门进发,企图诈取城池。其余部队紧随其后,准备在诈城不成的情况下进行强攻。
由于时间紧迫,红军中仅有几名侦察员穿上了黔军的服装,其他人则都没有伪装。不过,因白天在泥水中泡了整整一天,守军看去红军全以为是泥泞中的“泥人”,早已无法辨别敌我。在僵持了二十分钟后,守军终于为“自己人”打开了大门,红军如潮水般涌入,两侧快速占领了城楼。同时,军团侦察连也迅速攻占了城左侧的高地红花岗,从侧面发起了支援,增强了攻城的力度。
展开剩余65%防守遵义城的黔军教导师如同刘伯承所言,仿佛“惊弓之鸟”,在红军进入后几乎毫无抵抗就被击溃,红军轻松占领了师部,迅速控制了整个城池。曾保堂带着部队来到敌方的师部休息,刚一放松精神,便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与饥饿,腰酸腿疼,只能草草吃了点东西,便昏昏入睡。
正沉沉入梦时,突如其来的射击声与高亢的冲锋号声将曾保堂惊醒,他赶忙提枪冲出屋外。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,遵义城分为新城和老城,他所在的一营刚刚占领的只是新城而已。老城中的敌军察觉新城被占之后,选择了在默默无声中逃往娄山关。雄壮的枪声与冲锋号声,是坚守在红花岗的军团侦察连在竭力进行阻击,但由于敌军人数众多,阻击并未完全成功。
红六团在夜间夺占的遵义城,次日阳光普照,雨过天晴,普通百姓开门一看,街道上全是红军,感到无比惊讶,完全不明白红军是如何在一夜之间跨越乌江而杀到遵义的。
贵州历史上曾以“夜郎自大”而闻名,地域偏僻而封闭,民众的迷信思想尤为浓厚,纷纷传说红军身边有神人相助,还有“水马”这样的神奇坐骑。于是,“红军水马渡乌江”的传奇在城中广为流传,渐渐变成了一个迷的神话。
为了利用民间舆论来迷惑敌军,红六团的通信主任特意在部队驻地附近挂上了“第一水马司令部驻此”的牌子。百姓看到后便更是信以为真,纷纷围住曾保堂和他的人,想要见识那传说中的水马与盔甲。
曾保堂拿出一顶钢盔与他们分享,但百姓看得并不满足,于是他开玩笑道:“水马的盔甲乃是军事机密,不可轻易示人!”虽然被告知不能看,但老百姓仍不肯相信,反复强调道:“可别保密了,我们都是穷人!”曾保堂走到哪里,百姓们便围到哪里,兴奋地称他为“水军司令”,声称他“飞檐走壁”,要不然怎么能轻易跃上那高高的遵义城墙呢?
攻遵义(3)连载,待续.......
发布于:天津市源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